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件公告
关于印发《济宁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5-29 10:44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

为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认真落实《济宁市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112015年)》,决定在全市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活动,现将《济宁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一一年九月十五

济宁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数字化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任务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网络建设与资源建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管理队伍与技术队伍建设同步进行。2011年开始试点,两年内完成20所试点学校建设任务,力争到2015年数字化校园达到200所。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硬件建设

1、校园网。依据《济宁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并通过1OM

2、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建设数字化监控系统,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3、数字校园电视台。数字校园电视台是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多元互动平台。可以播放原创自制节目、教育教学录像带、VCD、实时转播(现场直播)各类大型会议。

4、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园一卡通系统是以IC卡为信息载体的适用于校园管理和消费的综合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集学生证、借书证、餐卡、钱包等功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

5、班班通多媒体。依据《济宁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建设班班多媒体,并使多媒体与校园网进行连接,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进入课堂。

6、计算机教室。依据《济宁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建设计算机教室,生机比要达到:高中101、初中121、小学141

7、教学和办公计算机。一线教师达到人手一机。学校各功能室、办公室计算机数量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管理的需要。

8、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学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概括为检索和阅览电子文献、访问Internet网络、开展多媒体服务等。每校至少建设一口电子阅览室,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电子图书数量不低于10万册。

9、自动录播系统。实现课程录制、编辑全过程自动化处理。系统将图像、语音、字幕等现场采录信息综合收集存储,形成教学视频资源库。

10、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建设基于网络的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满足教师远程培训、网络教学与教研需要。

()软件建设

1OA教育办公自动化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包括日常公务处理、信息发布、公文流转、会议管理等功能,为学校及各职能部门提供基于校园网的协同办公环境,使学校办公实现电子化、无纸化。

2、家校通平台。以济宁教育网和学校网络系统为依托,建设“家校通”平台,实现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网上交流。

3、教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注册、收费、选课、排课、学籍、成绩、评教、毕业资格审查等子系统,实现教学教务管理数字化。

4、学生综合管理系统。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考试成绩管理,考试成绩分析,德育成绩管理,奖惩管理,健康资料管理,体育成绩管理,毕业管理等。

5、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特色资源,分学科学段建设精品教案库、精品习题库,形成教学资源库。

6、教师备课系统。利用平台进行网上备课活动,形成网络备课的教学环境。

7、资产管理系统。为学校资产管理提供网络管理服务,达到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目的。

8、财务管理系统。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平台上,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9、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网络管理、网络监控、网络安全、用户认证等方面的建设。管理系统具有采集、统计、分析、决策、处理等综合功能,能分别对不同网络协议和应用进行控制,能提供校园网中浏览不良信息的全部详细记录。

10、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学生信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11、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为学校各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服务。

12、信息发布系统。即校园门户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是学校与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

13、图书管理系统。由数据处理、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构成,能够完成图书借还、图书续借、图书预约、查询等管理工作,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要求

(一)明确任务目标。数字化校园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学校要根据实际明确每一阶段的建设任务目标,把建设任务进行详细分解,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项完成。

(二)健全管理机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要健全领导机制和管理制度。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到每项建设工作有人管、有人问。

(三)落实建设经费。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大,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力争从教育附加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用于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购置。

(四)加强业务督导。数字化校园建设专业性较强。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建设学校的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学校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纳入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目标,并逐步纳入教育工作督导的加分项目,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定期开展对建设学校的巡查指导工作。

(五)建立奖励机制。数字化校园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对于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学校,市教育局将授予“数字化校园”称号,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