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传真
疾风知劲草 疫情见担当
发布日期:2020-04-07 10:0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疾风知劲草,疫情见担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党委按照上级党委部门相关要求,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坚持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担当,让党旗在抗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践行初心使命,扛起防疫重担。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出台《预防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日常防控方案》《开学前后疫情防控方案》《舆情应对预案》等方案制度,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推进学校工作“十一个到位”,把好“八个关”,精心部署、强化落实,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师生随访、防控演练、物质保障、隔离室设置、线上教学、教材发放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体制机制运转有序高效。

冲锋在第一线,保障生命安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吃劲的关键时刻,学校党员纷纷提交申请,要求加入到我市党员先锋队,到社区防控一线值守。学校党委推选常超同志加入我市党员先锋队,到观音阁街道东营社区防控第一线社区防控的第一线——东南华城翠竹园执勤。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常超同志放弃家人团聚的温馨、放弃休息时间,不顾安危、甘于奉献,小区门口执勤、入户摸查排访、公共场所巡查、劝返聚集性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他的辛勤付出赢得居民和社区的认可与赞誉,观音阁街道东营社区写来了表扬信,市直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53分队推举他为党员防疫防控先进典型。校内生活区是疫情防控的重难点,全体干部、广大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自觉承担起寒假期间学校24小时值班任务,严格执行体温测量、出入登记;通过入户建群、发放明白纸、拨打电话,展开防控知识宣传和全方位排查防控工作。学校党委认真开展师生随访工作,全面摸排师生接触史、生活轨迹、身体状况,利用钉钉建立了师生健康档案,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每一位师生身体健康。

停课不停学,教学防控两手抓。为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学校党委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家长按时收看省教育厅策划制作的《新课堂——同心战“疫”特别节目》;认真组织学校校医和心理教师借助钉钉、“空中课堂”等融媒体,开设疫情防控系列课程,对师生员工开展心理疏导、疫情防护知识培训、防控技能培训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培训,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让教职工熟练掌握迅速报告、快速反应、有效隔离并做好自我防护的措施,疏导心理,正确面对疫情。组织全体教工学习《济宁市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意见》《济宁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等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履好职、担起责,做到令行禁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党委创新工作理念,要求各年级、各学科结合实际,借助信息化手段,在附中教育集团内统一举办“空中课堂”,开展好网络教学、线上答疑等学业指导,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精心组织老师们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出台学业辅导计划,推选优秀教师运用“空中课堂”,给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业辅导。其它教师积极听课答疑、网批作业。各年级利用网络,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安排网上辅导,家校携手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合理安排居家学习。初四毕业年级召开中考誓师大会,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一系列举措,确保做到“停课不停学”,教学和防控两手抓两促进。

教师勇于担当,分发教材送到家。春季新教材到校后,为减少人员聚集、减轻家长麻烦,不影响学生学习,学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分发教材,每个班6名教师,自己开车,给班级学生送教材。老师们精心统计学生信息,按照学生家庭住址,分东南西北四片,一天半的时间就把教材及时送到每个学生家中,充分彰显了我校教师的责任担当,赢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防护物质到位,做好环境消杀。学校党委明确责任,积极采购口罩、免洗洗手液、喷雾装置、消毒液、手套、护目镜、防护服、体温枪等消杀、防护用品,制定存储和使用管理规定。组织人员对对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办公室、洗手间、楼道、门岗等师生高频接触的场所、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卫生清洗、消毒、通风,确保不留死角,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党委及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一线发光发热,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邵长瑞    审核:姜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