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济宁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开展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督查调研
发布日期:2023-11-20 21:4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11月13-15日,济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四个督查调研组,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工作开展督查调研,督查调研组深入教学一线,查找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寻求突破,形成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摸清底数,罗列问题清单

(一)坚持问题导向,激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动力。从县(市、区)健全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应对“入学高峰”措施、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深入查找县(市、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县级建立党委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分工协作、上下齐抓共管教育的机制建立情况,为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方案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情况。通过核查资料及相关帐表,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指出县(市、区)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及基础教育学位供给等方面的差距及不足。

(二)紧抓问题脉络,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瓶颈。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三方面入手,根据相关业务平台数据,深入学校,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指标标准,逐条逐项抽查学校,找准查实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与校长、教师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街道)教育工作人员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三)分析问题原因,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抓手,围绕县(市、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15项核心前置指标完成情况,即普及普惠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园占比3项)、办园条件(室外游戏场地生均面积、幼儿园活动用房生均建筑面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3项)、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持证上岗率、专任教师与幼儿比、公办园编制内教师与编制外教师同工同酬3项)、经费投入(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之比2项)、其他指标(班额达标率和社会认可度2项),逐条逐项分析问题原因,并与县(市、区)共同研究新生人口增长趋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变化,调整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及对策。

二、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一是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建议上级部门在专项教育发展、校舍维修改造、专项债券项目等方面向财政薄弱地区加大资金、政策倾斜力度,助力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办学条件,破解“县域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受制于地方财政实力”的根本性问题。二是设立教育公用经费专用账户。针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拨付不及时,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市级层面制定教育经费管理措施,设立县级教育公用经费专用帐户,财政、教育共同监管。上级经费补助资金、专款直接拨入专用账户,县本级配套资金按照预算按时拨入专用账户,专款专用,按月及时足额拨付到各学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教师交流机制。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合作,按照“人随编走、编随事走”原则,为县域内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畅通渠道;二是完善职称评聘管理制度。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县管校聘”,打破原有“职称终身制”,把教师聘任的主导权交到学校手中,由学校与教师签订年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合同,每学年进一次聘任管理,聘任与否由学校“说了算”,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三是优化教师编制保障。目前,编制部门按照师生比核编,但受学校规模影响较大,如乡村小规模学校,严格按照师生比配置教师,根本不可能满足学科教育教学要求,建议实行师生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较为合理。

(三)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一是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加大县域统筹力度,落实县级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规划和资源配置,明确学校(幼儿园)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学校规划建设满足需求;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齐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大校额、超标准班额、生均资源不足、优质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三是扩充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县(市、区)要满足初中毕业生上普通高中的需求,实施强科培优,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加大改革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统筹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和职业高中协调发展。

(撰稿:马忻睿 审核:田法兵 终审: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