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改革实施以来,金乡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聚焦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网格+”模式,建立“网格+培训机构、党建指导员、线上线下、三支队伍”管理体制,一网打尽各种变相违规培训行为,持续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经验做法获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刊发推广。
一、网格+党建指导员,党建引领全覆盖。一是区域定格。印发《金乡县校外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依托 14个镇街教育联区、8个教育集团(县直学校),按照“县局统筹、镇街(县直学校)负责、综合施策、协同治理”的原则,全县划分为23个网格,根据办学场所实际地址将148家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相应网格管理。二是网格定人。创新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设置方式,网格向校外培训机构派驻党建指导员,全县23个网格共派驻专、兼职非公党建指导员98名。三是人员定责。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监督,当好党的政策理论宣传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化解矛盾调研员、规范经营监督员,为校外培训机构把牢政治方向,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党建指导员上门宣讲政策、开展警示教育、安全排查360余人次,发现整改安全问题隐患30余个。
二、网格+线上线下,双向监管全天候。一是开启资金“云”监管模式。根据《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依托全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联合银行和培训机构签署三方协议,培训机构开通公户和监管账户,建立“教体局监督—机构配合—家长认可—银行服务”流程机制,由培训机构发起,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按课时进度进行消课支付,推动选课、签约、缴费、消课、评价、监管等工作“上云”,打造闭环式监管服务体系,营造培训机构比优争先的良好氛围。目前,148家校外培训机构课程上架率100%,全县平台资金监管累计530余万元,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声。县教体局在寒暑假等时间段,通过金乡县政府网站、“金乡教育发布”公众号等媒体,提前发布《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定期公布全县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全方位公示公开全县培训机构治理情况。三是引导全社会力量监督。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星级评定(信用等级评价),组织评审专家组认定A级(五星级)示范单位9家、B级(四星级)单位5家,进一步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内涵建设、规范发展,营造依法依规诚信规范办学浓厚氛围。督导校外培训机构主动公开,张贴“随手拍”二维码,制作公示牌,公开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师资信息、安全消防、监督电话、收费标准等内容,实现社会各界对校外培训机构全天候、立体化、多方位监督。
三、网格+三支队伍,联动监管无缝隙。一是组建县级执法队伍。建立金乡县“双减”工作协调机制,成立金乡县校外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教体局召集县公安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联合开展综合执法,对培训机构及小区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严防严查各类违规行为。2024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依法依规立案调查2所培训机构、1处办学场所,罚没资金 19426元,对违法机构和责任人予以警告,有力震慑违规违法培训,确保全县培训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二是建立教育专班队伍。明确县教体局监管科室职责,职成民教科联合体育卫生科、安监科等科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重点整治违规培训、隐形变异培训,逐网格先后组织检查人员 100余人次,排查机构 90余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确保违规培训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三是选聘网格管理队伍。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坚持网格定人原则,从网格内的中心校、初中、小学选聘网格管理员,建立网格管理员定点包联制度。目前,共选聘校外培训网格化管理员23名,聚焦隐形变异无证无照的黑机构、存在违规办学行为和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每月开展地毯式巡查,并对巡查情况进行梳理,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通过建立“县—教体局—学校”三级监管队伍,打造上下联动全方位无缝隙执法模式,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违法办学行为。
(作者:徐兴柱 审核:翟鹏 终审:刘卫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