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基层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情况,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近日,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美凤带领济宁市教科院、济宁市电教馆相关人员赴邹城市孟子湖中学、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及创新成果。
深入一线:实地把脉人工智能教育实践
调研组听取了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及学校有关人工智慧教育的汇报,详细了解学校与高校、科技企业共建的“AI教育生态圈”。李美凤特别关注孟子湖中学联合双翼科技共同打造的学校AI智能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第一项功能是:通过校园数据面板实时信息,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在面板上学校实时数据,比如在校人数,走读生人数,住校生人数,请假人数都一目了然,这个数据实时更新,便于对学生在校及离校数据的精准把握。在宿舍管理模块可以看到学校宿舍的总体数据,每天的归寝数据,未归寝学生信息及未归寝原因,对于超过截止时间仍无原因未归寝的学生,系统立即将信息发送给班主任、级部主任、政教主任、相应的宿管、带班督查领导,立即查找学生,彻底就解决安全隐患。第二大功能是物联网功能,通过内置模块实现空调遥控、开关灯检测、温湿度检测、烟感检测,宿舍大电流检测预警等功能。第三大功能是IP对讲功能,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对讲、通过AI实现文字和语音播放等功能。第四大功能是防霸凌预警功能,通过AI识别对防霸凌现象进行预警,同时立即通知到宿管、政教主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宿管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制止霸凌行为、班主任可以通过IP对讲功能向学生喊话制止,同时所有对话都会被系统录音备查。第五大功能是夜间学生管理功能,在学生就寝期间,如果某一宿舍学生突然开灯、声音凌乱且比较大就意味着这个宿舍出现了异常情况,宿管就会接受到报警信号,立即到相应宿舍去查看,是有学生生病还是发生了其他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在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学校负责人重点汇报了“三个课题”建设应用及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该校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科学探究相结合,通过低年级图形化编程、高年级机器人项目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精准指导: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座谈会上,李美凤充分肯定两所学校“有特色、有实效、有突破”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区域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二是继续深化与高校合作、校企协同,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AI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注重素养培育,在课程中融入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目标。她强调,“要让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支点,为创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注入新动能。”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济宁市电教馆将持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专项督导,通过“以赛促学”、“城乡结对”等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试点探索”迈向“全域提质”,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济宁方案”。
(撰稿:李建东 初审:孔德法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