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三个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推动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2月20日,济宁市“三个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
活动中观摩了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与汶上县郭楼镇明德小学通过“三个课堂”同上一节网络专递课。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就专递课堂教学设计和创新思路进行了说课。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美凤和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郑振兴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李美凤首先对参与“专递课堂”的县区、学校、教师各级人员为教育薄弱学校的学生发展付出的努力表示了赞许,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肯定。同时指出了目前“专递课题”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分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和临场感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根据发现的问题,针对如何提升专递课堂深度互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她要求大家在下步的教学中,从优化技术应用、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板书、课件等,更好地适应“面向镜头”远程教学的要求。以轻技术重设计的理念,调动分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共情促共学的原则,为分课堂学生营造“同上一堂课”的体验感;以互动频率换互动深度,通过双师协同提升专递课堂学习质量。
李美凤鼓励“专递课堂”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升。她希望各县区、学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赋能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为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济宁电教馆建设了市级“三个课堂”平台,实现了教学点“三个课堂”全覆盖,建立了“三个课堂”城乡共同体,开展了跨县区“三个课堂”资源共享,“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三个课堂”,打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感受“同蓝天、共课堂”知识传递的魅力,全面拓宽城乡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合作共建的创新发展之路。
济宁市教科院小学、初中教研员,市电教馆全体人员及来自邹城、汶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撰稿:李建东 初审:孔德法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