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集粹
邹城:深耕“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成为校园文化新底色
发布日期:2025-09-05 1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近年来,邹城市教体局始终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品质、厚植学生人文素养、营造优良育人生态的核心工程,常抓不懈,精心部署。近三年,3所学校获评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33所学校获评济宁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全市书香校园创建工作蓬勃发展,校园书香气息愈发浓郁,阅读之花在各所校园竞相绽放。

高位谋划,系统推进,绘就书香校园建设“新蓝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邹城市“书香校园”三年建设规划(2025-2027年)》,以“阅读浸润心灵,书香赋能成长”为核心理念,遵循“示范引领、分步推进、全域覆盖”路径,计划三年构建“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书香、师生皆乐读”新格局,培育一批省、市级“书香校园”示范校。二是夯实组织保障。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各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专班,形成“市校联动、层层落实”的良好机制。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健全书香校园建设专项督导评估细则、经费保障机制、图书采购更新规程、阅读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运行。

聚焦关键,精准施策,打造书香育人环境“新生态”。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筑牢书香根基。持续加大图书经费投入,近三年新增优质图书10万册。重点保障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及前沿思想著作的配备,生均图书册数显著提升并远超国家标准。着力推进城乡图书资源均衡配置,创新建立“流动图书车”“校际图书漂流站”等机制,确保优质图书资源覆盖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名学生。二是升级阅读空间,营造沉浸氛围。深入实施“图书馆(室)提档升级工程”,成功打造23个集借阅、研讨、展示、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图书馆(室)。鼓励学校在教室、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巧妙设置开放式“悦读角”、“书香驿站”100余处,真正实现书籍触手可及,让阅读随时发生。校园内书香提示语、好书推荐榜、师生阅读成果展成为亮丽风景。三是拥抱数字阅读,拓展学习维度。积极引入优质数字阅读平台,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邹城市数字图书馆”云平台,整合电子图书2万册、有声读物3万小时,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线上阅读资源,有效满足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求,进一步拓宽了阅读与学习的维度。

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激发师生阅读内生“新动力”。一是打造品牌活动,引领阅读风尚。常态化开展“ 校园读书节”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师生参与;持续举办“经典咏流传”诵读大赛、“我读·我演”课本剧展演、“书香少年”评选、“名家领读”进校园等系列品牌活动20余场,在全市掀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热潮。二是深耕课程融合,提升核心素养。引导各校将阅读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强化阅读策略指导。鼓励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拓展阅读书目,开发建设《地方文化读本》《经典名著导读》等阅读校本课程,让阅读成为学科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倡导师生共读,营造书香社群。大力推动教师成为阅读的先行者和引路人。定期举办“校长读书分享会”“教师阅读沙龙”“班主任读书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阅读能力和阅读指导水平。广泛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好书漂流·智慧共享”等活动,在平等对话中启迪思想,增进情感。

书香校园建设已成为提升邹城教育文化软实力、打造区域教育品牌的重要名片。邹城教体局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持续擦亮书香校园品牌,让阅读的种子在每一位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浓郁书香浸润校园每一个角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磅礴的书香力量!

作者:刘桂彬、杨艺

审核:徐峰

终审: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