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教师节专题
2019年济宁市师德模范人选事迹|张树堂:三尺讲台筑梦想 敬业奉献塑师德
发布日期:2019-09-12 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有人说:选择了讲台,就意味着选择了平淡与平凡。但我认为:平淡的日子决不是平庸的生活。因为朴素不必单调,平凡也未必平庸。三尺讲台是教师体现人生价值和展现个人魅力的圣地。教室和校园是教师倾听心灵之声、聆听花开的百花园。二十二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感触良多,也收获颇丰。

一、精研业务,锐意进取

二十二年前的夏天,刚走出师范校门的我,带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气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意气风发地踏进了苑庄镇马堂小学的校门,开始了我的追梦教育之旅。但很快我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陈旧的校舍,落后的设施,懵懂的孩童……一切都让我迷惘——这是我梦想中的教育吗?

不能改变世界,就先改变自己。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我要重新学习。于是我一头扎进书籍中去汲取营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教师报》《德育报》《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专业报刊杂志,成了我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源头活水。有了理论的支撑,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所带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成绩直线上升,在全镇名列前茅。并荣获苑庄镇“十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2002年夏天,在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考选中,我脱颖而出,成为一实小的一名教师。在一实小这片全新的教育天地,我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学习《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并及时总结反思,记录整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发现的新问题。同时,我还承担了多项省市县级实验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是近五年,我承担的山东省教学研究实验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经山东省教学研究室鉴定通过,并荣获山东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安全教育课题《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研究》经总课题组鉴定通过,顺利结题;市级课题《让经典诵读伴学生健康成长的探索与研究》,顺利结题。此外,我还承担了多项校本教材的主编任务,其中《经典诵读》系列教材在全市范围交流推广。

研究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我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也收到了极大的成果:所教班级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列,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所教班级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列,连续几年独占鳌头。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及时总结反思,写出大量心得体会。我多次执教各级各类公开课,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成绩斐然,先后荣获“汶上县语文学科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济宁市语文学科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汶上县通用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汶上县第八批教学能手”“汶上县第十批教学能手”“汶上县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第六批教学能手”“济宁市第七批教学能手”、济宁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山东省优秀课例研究二等奖”等荣誉和奖项。

二、关爱学生,创新管理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有人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我认为,就是这最小的主任,却担负着最大的责任,因为我们关系着几十个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命运。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负责,一定要细心,一定耐心,一定要有爱心!

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应该激发学生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有为获得成功而付出努力的动力,并使学生最终可以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但仅仅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班级,才能使爱心和责任心转化为实际效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将班级管理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我将《论语》中修身养性的经典名句,整理好张贴在教室,供孩子们诵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自主管理+班级量化管理,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多次进行全县交流和推广。

我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班级管理连续十几年二十多个学期第一,在学校每年一届的艺体育体节上,我班也连续多年总分第一。我所带班级两次被济宁市教育局评为“济宁市优秀班集体”,我本人也先后荣获“汶上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汶上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汶上县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汶上县青春建功先进个人”“汶上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济宁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汶上县师德模范”“汶上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种荣誉和奖项。

在担任教导主任后,教育教学任务陡然增加,领导多次找我谈话,要求我放下班主任工作。但我深爱着班级管理,深爱着班级和学生,婉拒了领导的好意,在做好教务工作的同时,兼顾好班级管理,始终坚持和学生在一起。我相信在爱心、责任和科学管理的多重作用下,我的班级管理还会再立新功,学生还会获得更多更大的进步。

三、栽花插柳,静待花开

三尺讲台,很小,很窄;却又很大,很宽;因为这里承载着学生的梦想,这里是学生起飞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才是老师的梦想;学生的成功,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的花蕾,但他们的花期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不期望他们都在春天一起绽放,而是精心呵护每朵小花蕾,期待每朵小花的灿烂。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锻炼和培养学生,同时也为了更好更全面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我长期担任兴趣活动小组的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活动,指导学生的活动和学习,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生经受了锻炼和成长,收获了荣誉和进步。2014年4月21日,我带的班级六(2)班被济宁市教育局评为“济宁市优秀班集体”,赵晓璇同学被评为济宁市优秀少先队员。2015年12月,我带的六(1)班何思奇同学在中国少年科学院组织的全国小实验家科学嘉年华活动中获得全国金奖。2017年3月,我带的六(4)班  被济宁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这同时也是我的荣誉和进步——我先后荣获“济宁市优秀科技教师”“济宁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汶上县‘三项活动’优秀辅导员”“汶上县征文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汶上县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汶上县‘中华诗词诵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和奖项。

四、敬业奉献,全面进步

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我连续四年参与了第一实验小学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参与演讲主题的制定和演讲稿的撰写,连续三年主持演讲比赛,以自己的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连续两年主持学校艺体节开幕式,并多次参加节目汇演,精彩的表现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2012年12月,创编的经典诵读节目《新学堂歌》在“济宁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3月,汶上县“妇代会”上,我带领学生做了精彩感人的献词。2014年7月,在“汶上县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中,创作的节目《齐鲁青未了》荣获一等奖,本人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12月,我为汶上县“巾帼文明岗”风采展演活动创意编排的情景剧《老师妈妈》在节目展演中获得第三名,并在2016年4月汶上县“巾帼建功”表彰大会上汇报演出。2016年2月,在县委宣传部举办的新春晚会上,我带领学生演出了情景剧《大儒之源》,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各界观众的认可和赞扬。2018年5月,在“汶上县‘中华诗词诵读’比赛”中,所创作的节目《国家》荣获全县第一名,本人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最近五年,尤其是被济宁市教育局评选为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后,我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县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市教育系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继续发挥业务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带领本校教师钻研业务、课堂教学艺术和班级管理艺术,使我校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同时,积极参加教体局教科研中心和教师教育中心组织的各类讲座、公开课和送课下乡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受济宁市教育局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委任,担任“2015年济宁市新任教师岗位适应性远程培训项目”辅导教师,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2018年,2018年,连续三年担任济宁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的评委,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受汶上县教体局委派担任全县新教师培训讲师,均取得良好效果和较大反响。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在暑期全县教师培训中担任讲师,效果良好。

2017年,我被汶上县党校政德教育基地委任为政德讲师,先后在汶上县审计局、汶上县教师教育中心等部门做讲座,反响强烈。

在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荣誉和成绩,收获了进步和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

眨眼间,我当教师已二十二年。二十二年的风雨兼程让我懂得了教育的含义,懂得了教师的含义。我时时告诉自己,当教师很美丽很幸福;我也时时告诫自己,当教师要敬业要奉献。是的,当教师,我们的讲台很小,但舞台却很大;我们的粉笔很短,但教育却很长。我常对学生说:梦想,就有可能;努力,一定成功。我也常对自己说:生命有多长,教育就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