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传真
“双减”促“双赢”
——兖州区新兖镇中心小学全力推进“双减”落地
发布日期:2021-11-03 10:55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我们的作业少了,而且在学校就能完成,不会的地方,老师能够给我们释疑解惑,学习起来没有困难,我可高兴了!主要的是,课后服务之后,我们还有很多社团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我能够在学校里尽情的下象棋了。”参加社团里中国象棋课程结束后,兖州区新兖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一位小学生在校门口高兴地说。

新学期以来,兖州区新兖镇中心小学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按照国家关于“五项管理”以及“双减”政策要求,从“心”出发,推动“双减” 落地生效。

精细管理高品质。开学初,学校就成立领导小组,启动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让所有教师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该校“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紧扣“教育回归、本真教育”主题,发挥强大名师团队作用,有效落实高效课堂,结合学校“培养良好习惯,开启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做好“减”和“增”功课,即在“精简负担”和“增效提质”上发力,让课堂精彩有趣,作业精心有效,社团精品有果,实践精致有质,最终达到育人为根,育才为本。

教师提质增效。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团队的成长,以"按程序、做规范、高品质、见成效"为工作宗旨,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教师全力参与的担当与激情,夯实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掘教师个人潜能,以高效能的课堂教育及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而让家长对教育充满信心。

课堂优质高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有悟则进。“双减” 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尤为关注。只有提升教师教学技巧、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进行了“立足习惯养成”“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课堂推进“导入、自学、展示、合作、点拨、训练、小结”七大环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并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常态课打磨、青蓝结对共成长、示范引领同发展等教学活动,认真研究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式,力求达到“轻负高质,低耗高效”的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效果好。根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一二年级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巧设计,拼音、数字捏一捏、摆一摆,讲绘本、说故事跟着音乐学唱古诗词,叠被子、系鞋带等跨学科、实践性、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时长不能超过1个小时,语文老师们精心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以及个性化作业、强调差异化教学,比如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小练笔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因材施教,深挖学生的特点和潜力,减少学生作业压力。数学和英语组的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作业内容符合课标、教材要求,注重兴趣性、启发性。学生作业由年级组、学科组统一设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以真正达到巩固、延伸、拓展的目的。

精品社团助成长。该校开展了29个社团活动,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丰富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校园文化生活,让不同孩子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让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老师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作业辅导,也减轻了我们家长的负担,而且还融洽了我们母子关系。真好!”该校五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张女士点赞说。

(撰稿:张玉丽  审核:汪玉伟  李群英  卢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