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8日,市教科院组织中小学校长和教研人员赴潍坊市学习优秀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全市第四批初中、小学教育教学重点联系学校校长,各县市区教研室小学、初中分管主任,市教科院初中部、小教部教研员等90余人参加了学习活动。
考察团先后来到潍坊高新区金马公学、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高密市立新中学,深入课堂,并实地参观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特色发展情况。潍坊市教科院院长李庆华作了题为《阅读——重构教育新生态》的报告,全面介绍了潍坊市立足实际,聚焦阅读学习,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从“行政推动、学校推动、教师转变、教研引领”四个方面介绍了开展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具体做法。潍坊市教科院原小学语文教研员薛炳群作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践探索》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课内阅读课程化、课外阅读课内化、自主阅读生活化”的实践经验。潍坊市高新区金马公学校长王晓荣、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杨菲分别以《给阅读一个支点——策略导向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实践》《让童年因阅读而丰盈》为题,分享了本校开展阅读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有益经验。
考察期间,初中、小学分学段观摩了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3个学科共8节精品课例。课后,授课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反思性说课。活动后,初中、小学分会场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针对学习活动中的收获、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打算等,大家畅所欲言,碰撞交流,智慧分享。最后,市教科院副院长关明春、祝成彦分别对此次活动作了总结讲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标学习给考察团成员带来深刻的感受和启发。一是要争先进位,不断改革创新。把阅读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大胆进行课改实验,形成了“抓阅读,促师生成长”的强烈共识,从“海量阅读”到“1+X”单元授课教学模式,再到语文主题学习模式的摸索,不断进取,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新理念指导下,阅读学习已经构建起了基于课程标准、尝试单元主题学习、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放多元的语文学习体系。打造一大批阅读改革名校,催生了影响全国的“语文名师群体现象”,浓厚的读书氛围成就重教尚学的教育新样态,为轻负担、高质量、高满意度的教育局面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持续发力,各项措施跟进。将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上升为局长工程抓,教育部门多年来的政策一以贯之,能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生态。市级层面有宏观引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自上而下积极推动;教研层面有专业支撑,教研部门深度引领,定期组织县市区、学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为教师提供了更专业的成长环境;学校层面大力推动,每校制定读书方案,充分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家庭层面,引导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使家长理性地与孩子共同成长。各方努力,形成了人人抓阅读的合力,营造“一级跟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实干浓厚氛围。三是要转变观念,优化课程设置。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判断、思辨、质疑和批判的能力,能够提高创新意识。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要重点解决好课内阅读问题,适度调整课时,增加校内阅读课,为学生提供时间保障。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校本课程开发,采取多种形式,设置阅读课程,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打破学科界限,让所有学科、所有教师重视阅读,让阅读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把阅读提升到创建特色学校的高度来认识,形成“大阅读”格局。四是要提升素养,广泛开展活动。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学校要做好相关图书资源配置,做好阅读书目推荐工作,并为教师阅读提供必要的支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专题读书活动,能够大幅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专业水平。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评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分学段,定目标,形成进阶意识,既完成一定量的基础阅读,又满足学生的个性阅读和兴趣阅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学习团队对潍坊市在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和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先进的教育改革经验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思考,主动作为,深入总结,按照市教育局争先进位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强化担当实干精神,把全部精力心无旁骛地集中到抓发展、抓落实上来,不断丰富学校内涵特色,着力推进基础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撰稿:蒋航 王瑞祥 审核: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