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紧临泗河的兖州一中附属青莲学校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搅拌机轰鸣,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多功能厅、综合楼等6栋主体建筑正在进行紧张施工。
“这是兖州借助于一中的品牌化优势,在东城区新建的一中附属学校,规划设计中小学36个班,幼儿园12个,提供近2000个学位,可满足东城区学生入学需求。一中附属青莲学校预计于明年9月份正式开学。”青莲学校建设工地负责人郭庆立表示。
围绕教育二次创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兖州区从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入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科学布局教育资源,确保优质教育均衡化、公平化,为兖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从今年起,兖州将利用三年的时间,规划新建改扩建7处中小学校,8处幼儿园,新增校舍面积约14.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1.2万个,消除城区大校额和大班额,促进生均教学用房、体育场馆、音美专用教室面积达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历来备受社会的关注,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学生家长的心。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兖州区现代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兖州区成立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树立“一盘棋”思想,从教育基础设施规划到项目立项,再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协同推进,集中攻坚,为每一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全区已完成薛庙小学改扩建工程、一中附属幼儿园、韦园幼儿园、实小附属幼儿园建设,新增公办学位1530个。一中附属青莲学校、十一中学教学楼改建工程按照节点顺利推进,保信海德佳园、瑞马悦府东郡等小区配建幼儿园正在加快建设中。
当前,兖州城市化率达到70%,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扩充城区办学空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近入学,成为推动兖州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我们在推进教育二次创业过程中,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教育空间融合,统筹考虑,科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实现内部教育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带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及教育教学质效提升。”兖州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庆瑞表示。
围绕九年一贯制进行学校资源整合,加强城乡结对帮扶、交流互动,加快融合发展。在横向上,主城区做强实小、东御桥、文化路等4处教育集团,促进17处学校(区)均衡发展。在纵向上,以兖州一中、实验高中2处高中学校为龙头,在南部、北部和东部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体,形成南北呼应、东西拓展的均衡发展格局。
兖州在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了教育教学设施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更新力度。“今年,所有教室更换了新型LED专业护眼灯,不刺激学生眼睛,在提升明亮度的同时又非常的柔和,从任何角度写字看书都不会产生背光现象,对学生的视力很有好处。”实高附校校长牛云昌校认为。
除了更换新型LED专业护眼灯,兖州对全区所有学校教室新安装了智慧黑板,黑板内置电脑,除了播放视频、图片,还能进行教学演示、虚拟实验,所有教室的教学过程可以过云端,形成一个不断丰富的校园信息中枢,促进教育信息共享。兖州实施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对学校网络接入设备和教育主干网络升级改造,并且建立县级教育网管理平台配套设施。实施了教室照明设备改造工程、教室多媒体更新工程。目前,兖州区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77处学校校园网络提升工程、240口教室智慧黑板升级改造工程、792口教室照明改造工程,进一步推进了校园智能化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