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群众最大的福祉。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孩子们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教育布局规划不断优化
今年,原六中校区、市第十中学实现十二年一贯制“园区化“办学,招生投用;原职业中专改建为二实小东校区;中心店镇付庄小学、张庄镇大律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670个。优化整合农村 “散小弱”学校,撤并16所农村小学。强力推进6个教育园区,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年内招考教师258人,其中,公费师范生45人、人才回引4人、青优计划45人、退役省运会金牌运动员1人、省师范类高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63人,学前教育教师100名。城乡教师交流837人。4人分别被评为“省教书育人楷模”、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教师节期间,表彰1170名师德典型。举办6期现场培训班。全员线上远程培训1.2万人次。调整交流干部320余人。济宁市以上优秀教师2000多人。
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坚持质量提升不放松,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完善分类考核,深化71所学校结对帮扶。
为民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坚持阳光招生,义务教育巩固率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公办率70.0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6%,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牢固坚持“100-1=0”原则,完善“三防”建设,全市学校“4个100%”建设全部达标。强化疫情防控,织牢织密校园疫情防控防线。13个镇开通135辆校车,惠及6000名农村学生。投资6700万元,实施“美丽校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投资3200万元,购买智慧黑板、电脑等教育信息化设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今年发放救助金28257人次、金额1267万元,为1500名贫困生发放资助金180余万元。
体育事业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配置提升100处体育健身器材,建成1处省级示范工程。开展中小学生普及游泳培训,培训小学生1850名。参加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获3枚金牌。推动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体彩销量争取突破1.2亿元。15个镇街建立“1+4”发展模式,暨1个体育总会、1个老年人体育协会、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个以上单项协会。依托“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创建,组建镇村太极拳队伍,推广普及老年太极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