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线上研讨聚合力 校本课程展特色
——山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线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2-20 13:09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12月19日,2022年山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线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隆重举行。省校本课程教研员杨璐、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昭洪等通过不同形式出席了开幕式。

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昭洪介绍了济宁市开展校本课程情况。近年来,济宁市不断加大实施校本课程力度,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推进,分步实施,建设了“以学习传承儒学思想为主要脉络的传统文化课程群、以理解熟悉运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课程群、以学习了解汉碑为主要引领的非遗文化课程群、以走进家乡为主要特色的地域文化课程群、以继承发扬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课程群”“五位一体”的济宁校本课程实施体系。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校本课程教研员杨璐作了《学校课程方案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的专题报告,杨璐主任从学校总体课程方案设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设计,校本课程纲要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和课时方案的撰写要求、常见问题及撰写方法等,结合具体案例一一进行解读,指导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落实新课标中“建设有特色校本课程,适应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校本课程设计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准。

来自全省7个地市的12位老师分享了各地区、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以及特色做法。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介绍了在做校本课程中,教师精心研究、扎实推进,学生按照兴趣,个性化菜单式自主选课,打开了学习和生活的另一扇窗,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动手能力,增长了知识;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邮”彩课程 “邮”向未来》课程,让大家感受到校本课程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教师专业化学习的促进与成长;德州市的“本土探究”课程让我们领略各个校区姹紫嫣红。威海市把握课程育人导向,借鉴兄弟学校和先发地区精品课程开发经验和展示平台,完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影响。还有济南、潍坊、东营等地市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介绍了各自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课程实施涵盖古今中外,学生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渠道选择课程内容,学生、教师、社会多维度评价课程,每个经验交流都紧扣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域内的乡土资源、人力资源和历史传承,并以地域资源优势作为主要开发线索,体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评价成果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

下午的教学课例展示活动,分小学、初中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各展示了8节课例,课堂上,老师带着学生们做绢花、认花席、体验烙画、做陶艺、种植大蒜、了解汉砖、跳竹竿舞、穿襦裙、书写甲骨文、摸一摸桑皮纸……各个学校依据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学情校情,开发了独具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范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了济宁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彰显了办学特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是全省中小学校本课程研发成果的一次交流盛会,相信各学校定能乘着本次的活动的东风,开发出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特色更加鲜明、更受学生欢迎、更能体现时代要求的优质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全省各级校本课程教研员、省优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团队人员及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等12万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撰稿:李宏伟  审核:吴昭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