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深化课程实施,推动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市教科院举办全市初中新课程实施推进周活动
发布日期:2023-10-30 16:4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10月26日-27日,市教科院举办“山东省教科院沿黄九市(济宁)名师送教助研”课堂观摩暨全市“初中新课程实施推进周”活动。

本次活动务实高效,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一是高位引领,扩大研讨交流的辐射范围。本次全市初中新课程实施推进周活动与山东省教科院沿黄九市(济宁)名师送教助研活动相结合,展示了省、市、县不同层次的优秀经验,通过研讨碰撞促进全市初中教师深度学习,深入思考新课程实施过程的路径、方法。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教研员高怀举作主题讲话并对济宁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的特色作出了高度评价。

二是多校联动,立体呈现课程改革成果。活动得到济宁市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文教处大力支持,具体由济宁学院附中高新区校区、高新区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高新区洸河中学联袂承办。三所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分别承办不同学科的分会场活动,多角度呈现新课程、新课标实施的特色,生动展示了校本落实方案。

三是同课异构,增强教师的实际获得感。课堂观摩活动中,省、市、区骨干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他们生动精彩的课堂展示令与会教师耳目一新,不同的执教风格和设计思路开阔教师的眼界。评课交流环节,授课教师详尽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经验介绍环节,学科教研组长围绕本校本学科“新课程新课标落地实施”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新经验新做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落实。

四是精心准备,突出主题保证活动高效开展。市教科院科学统筹各项准备工作,组织9个学科18位授课教师提前研讨。在市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的悉心指导下,执教教师以打造“优质课堂”为目标,立足课标、教材、学情,聚焦核心素养,突出“教-学-评”一体化,围绕新课程实施进行深度磨课,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炼“孔孟之乡·济宁好课”的学科内涵和实操要义,为师生带来一场教学盛宴。

近年来,市教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指导全市初中学校守牢课堂主阵地,全方位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切实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新课程新课标的落地实施,同时也彰显了“孔孟之乡•济宁好课”的特色品牌,引领全市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

活动由市教科院副院长翟新和主持,各县(市、区)相关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近3000人参与本次活动。

(作者:王瑞祥、刘帅  审核:翟新和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