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11月19-20日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幼儿园)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系列活动。
本次培训由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主办,济宁高新区各中小学校校长、业务校长、分管主任及全体班主任、济宁市各县区心理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约1200人参加了培训。在市教科院指导下,分别在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举办了全体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专题讲座现场直播,在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科苑校区召开了主题为“读懂孩子、理解人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在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校区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展示与评课。本次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隆重邀请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钟志农教授。钟教授全过程参与系列活动,不仅为高新区教师带来了精彩讲座,还在工作坊活动中与教学一线心理健康教师深入研讨、答疑解惑,在心理健康教师课堂教学中听课评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专题讲座
19日上午,济宁海达行知学校演艺中心报告厅座无虚席,全区1200余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现场聆听钟教授关于“构建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与学生危机预防”的讲座。讲座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向全区所有学校、教师同时段呈现,直播在线人数达5000余人。钟志农教授从近两年全网普遍关注的两个高危案例说起,引发全体教师思考学生、家长、教师三个行为主体以及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引发的两对主要矛盾,通过明确教师的状态、表情、目光、语言、语气和风格等6个行为特征,引导教师构建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减少“误判”等5点提示,培训帮助教师读懂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最大程度避免师生矛盾,预防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
工作坊研讨
19日下午,在济宁学院附小科苑校区开展了题为“读懂孩子、理解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此次活动采用漫谈的方式将一线心理教师、学校校长、教研员等群体代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心育困惑与教授分享交流。同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钟教授解答了来自高新区中小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既有钟教授对理念层层解读,又有对案例的深入剖析,让与会老师深刻领悟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真正读懂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孩子,才能读懂孩子;理解人性,才能理解学生的成长,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课堂展示与评课环节
20日上午在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校区举行中小学心理健康展示课及评课活动,市区领导、心理健康教师到会参与,钟志农教授现场指导。主讲老师分别是来自附中高新校区的林婉莹老师和来自曲阜东方学校的谢文静老师。林婉莹老师执教了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课《你很特别》;谢文静老师执教了初一年级心理健康课《做一条逆流而上的小鱼》。钟志农教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从五个维度出发做出点评,钟教授指出了上好一堂好课的重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重视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要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感悟
附小科苑校区校长郝敬艳表示,此次高规格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培训促进了我区心理教师、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我们校长的触动更大。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专家钟志农教授,一位近80岁的老人,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且做任何事都一丝不苟的人。从讲座、答疑到评课,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的任务,他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是我们每位教师学校的榜样;二是专业的指导。对于学校来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指导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钟志农教授告诉我们心理课到底如何上才有效。两节示范课,钟教授带病坚持一一点评,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上好一堂心理课两个“核心”:辅导理念和团体动力,同时注意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极大地鼓励教师们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张莹表示钟志农教授的讲座在高屋建瓴的同时又细致深入,让人受益匪浅。从未成年人发展的层面去看待学生,我们才能理解学生,并与学生在心灵上进行沟通,从而找到教育学生之“道”;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层面去看待学生,我们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从而找到教育学生之“术”。心育理念与心育实践密切结合,只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征,才能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以促进师生生命健康成长。
十里营小学班主任张亚童老师表示参加了钟志农教授三场培训,最深的感受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前提。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他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在小学低段关注“亲”,中段关注“情”,高段关注“才”。面对学生问题时,作为班主任更从容的对待,心里始终记得一句话:总有新的问题在前面,也总有新的希望在前面。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基础,激励他们不断增长本领,主动将所学知识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将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贤茹 审核:陈艳 终审: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