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济宁北湖度假区、经开区教育分局,市直各学校: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省开展试点,我市被列为首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市。为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制订了《济宁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市实施方案,制定本县市区实施方案,于11月16日前报送到市电教馆。
二、积极开展试点应用。各县市区要按照实施方案和市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应用工作。为深化创新应用,各县市区要及时总结平台推广应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每月23号前上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典型案例以及重要成果。
三、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国家建设,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应用,涵盖教育资源、教师研修、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各县市区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基教、教师教育、教科研、电教等部门要协同推进,务必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取得成效。
联系人:隋海荣,电话:2651693
邮 箱:254869656@qq.com
附件:济宁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实施方案
济宁市教育局
2022年11月8日
附件
济宁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决策部署,促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充分发挥平台在促进济宁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的服务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各地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落实“双减”政策、高品质支撑“停课不停学”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仅有效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燃眉之急,更为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试点目标
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础应用环境,有效支撑惠及全体、覆盖全域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
(一)建立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贯通和联动的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体系。立足既有基础,确立并完善规范标准,加强数字资源供给和使用,放大智慧教育平台的公共服务效能。
(二)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坚持应用为王,减少重复建设,加强智慧教育平台资源集成整合与建设应用,让数字化转型在学生中形成意识、在教师中形成观念、在学校中形成模式、在部门中形成机制,并以此为切口带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赢得教育发展战略先机。
(三)积极拓展智慧教育资源存量和应用场景。要坚持效果导向,建立健全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智慧教育的“倍增效应”“溢出效应”,不断拓展教研、教学、学习等各类应用场景,有效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学校特色发展,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双减”和“停课不停学”。
(四)加强数字教育、智慧教育多方协作、共建共享。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运营商、新闻媒体合作,集聚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享智慧教育的格局。
(五)积极探索数字教育、智慧教育机制创新。鼓励加强县域、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数字教育区域性组织或联盟,引领更大范围的教育数字变革潮流。
三、工作思路
全市整体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局相关科室配合,电教馆牵头推进,具体负责全市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各县市区、各学校、各学段、各学科全部参与试点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课程教学和教改实践经验两个资源板块,作为学校的必试内容;专题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和家庭教育四个资源板块,作为选试内容。选试内容学校的确定,要优先考虑之前在这四个方面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有亮点特色的学校。
四、实施规划
(一)做好推广应用。全市召开会议,统一部署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印发文件、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送;通过家校沟通、“智享讲堂”教师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普及。指导县市区和学校制定并完善应用方案;广泛调研,深入摸排,了解需求及建议;引领号召全学校、全学科、全教师参与试点,结合实际,对国家平台应用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选择。(责任单位:基教科、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11月)
(二)强化培训指导。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依托平台资源积极学习,改进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校将国家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列入学校教学安排,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有效服务学校日常教学和线上教学应急保障。(责任单位:基教科、教师教育科、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学校;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三)探索建立平台应用长效机制。市电教馆指导各县市区逐步建立平台应用指导专业技术队伍,强化业务技术及网络安全培训,保障各级资源平台平稳运行;依托教研、信息化等部门建立教学指导队伍,指导学校依托平台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挖掘制作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国家平台资源,更好服务于“抗疫”“双减”及课后服务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基教科、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完成时限:2023年3月)
(四)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打造基于平台应用的网络学习空间、翻转课堂、双师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培植一批样板学校。各学校要将平台资源的有效运用纳入课堂教学改革体系。将平台资源的使用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切实融入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服务、教学研究等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使用平台资源的指导,培养学生资源检索、鉴别、选择和使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责任单位: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学校;完成时限:2023年10月)
(五)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建设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三个课堂”。充分运用平台资源,帮助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引导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通过信息化开展“线上结对、网上帮扶”,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单位:基教科,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学校;完成时限:2023年11月)
(六)形成平台应用成果。组织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案例、课例交流展示推介活动。针对教师教学、教研,学生学习,课后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征集区域、学校、教研组、教师、学生、家长等应用的典型案例,形成应用案例集,营造应用平台的良好氛围。挖掘梳理应用相关资料和典型,形成应用成果和指南,供全国其他区域和学校参考借鉴。(责任单位:市电教馆,各县市区教体局、学校;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试点工作纳入教育局重点工作调度内容,定期召开统筹调度会议。组建由市教育局负责同志任组长,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教科研、信息化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推进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共同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迈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运用各种平台和手段,面向广大师生、家长、学校深度宣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服务和创新应用方式,在宣传引导中扩大使用效果,在评价应用中优化供给,不断完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促进家长和社会全面了解平台资源结构、专业水准、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增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国家平台资源应用和线上教育教学的正确理解、充分认同、科学应用。
(三)推动创新应用。完善平台应用所需的网络及基础环境,做好技术运维保障。提高资源挖掘、资源配置和资源使用能力,调动更多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政策、人员、设施和资源。研究国家平台资源应用新模式、线上教学新方式、居家学习新方法,加强智慧课堂、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多场景创新应用。要在充分研究、科学利用国家平台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发适应地方实际的特色资源,积极向国家平台推荐优质资源。
(四)注重典型引领。在国家平台推广应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总结线上教学实施、资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典型经验,评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平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效能,助力智慧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