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26日,全市重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活动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伟出席培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吴昭洪主持。
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25号下午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训,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邹世成向全体与会人员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重点解读了清华大学的最新招生政策及升学路径。随后,济南泰学堂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成结合最新的高校招生政策变化,作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划——大中小学衔接与贯通》的主题报告。报告聚焦新高考背景下人才选拔的新要求,探索提出了优秀学生学科能力指向的培养新路径。26号上午以分论坛的形式开展第二阶段的活动,分别对学科培优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数学分会场,国内知名培优研究专家兰琦基于强基计划笔试试题,分享了解题思路,详细解读了考查要求及下一步的培优路径;在物理分会场,省内知名高考研究专家朱老师深度解析高考真题,通过对题型、难度以及考查知识点的细致分析,进一步明晰了考试趋势,深化了学科要点;在管理人员分会场,教科院副院长张西玖详细分析了全市高三期末检测成绩,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高考改革最新动向,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实操性建议。各参会学校介绍了各自的培优举措和亮点做法,并针对培优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张伟肯定了我市近年来培优工作的成绩,指出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积极为学校想点子、找路子、搭台子;市教科院积极探索,不断优化培优路径,本着“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切实不表面”的原则,逐步完善市级+校级层面的共同培养架构,逐步明晰了学校在培优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市教育局发挥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搭建、统筹协调等作用,逐渐形成了上下齐同,内外协作的优生培养架构,发挥了高质量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张伟指出了当前培优工作的不足,要求各学校增强危机意识,正视问题,迎接挑战,并对下一步的培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强化学校在培优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等不靠,开拓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优方案,一把手要转变观念,亲力亲为,确保培优工作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高考招生政策研究。要积极对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团队,邀请大学招生团队入校宣讲,积极争取招生政策支持;三要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各学校要积极拓宽清北升学渠道,多措并举,拓宽进入清华北大的路径;四要注重专职教师培养。各学校在积极向外借力借智的同时,要重视本校培优教师和奥赛教练的培养,通过课程共学共研、外出培训等方式促进培优教师队伍的成长;五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
最后,吴昭洪作了培训活动总结,着重强调了下一阶段的培优工作要求和工作思路:要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要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大教研力度,基于教研促发展;要创新评价机制,依托目标激活力。希望大家充分认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迎难而上,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推进我市高中教育再上新台阶。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我市高中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支持和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各县市区教研室主任,重点高中学校校长、高三年级部主任、培优项目负责人、学科培优教师,市教科院高中段教研员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活动。
(作者:宋贵波 初审:周鲁飞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