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霍家街小学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聚焦场景应用,组建研修团队,制定研发“教—学—研—备”四级行动策略,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常态化深度应用,有效提升了校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力推动了校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以“校区一体化”为特征的校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新模式。
(一)智用平台,促课堂提质增效
智慧教育平台作为课堂改革的抓手,为教师提供了深度学习和广泛涉猎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在有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过程中,教师从单一的课本、教参和碎片式的资源转向了网络资源,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的海量的优质的课程资源来筹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我们的具体操作如下:
1.课前
备课:任课教师在上课前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课程教学”栏目进行备课,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同一节课。教师在上课前需要提前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听完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同一课,充分了解线上名师教学思路,完成备课。
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备课设计做好平台备课的资源取舍,制作微视频或课件。
学习任务单:可参考平台提供的学习任务单制作设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提前推送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预习。
2.课中
教师通过学习任务单的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学生同时展现课前自学成果;教师结合线上课堂给学生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在传递“讨论之球”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教师的点拨下答疑解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己真实的思维水平上收获知识和能力。
3.课后
教师及时布置个性化分层作业、有微课视频的也可一并推送,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反馈订正。还可自主根据微课视频进行再次学习。
在这种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师点拨,学生明确了研究方向,并进行深入研究。在整个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这样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借用平台,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借用平台资源和APP,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平台中相应的资源观看学习,可以利用APP结合教师推送的课例、任务单、作业等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根据国家平台优质课及配套资源(如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等)设计符合自己学生学情的学案,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先利用教材和学案自主学习,记录对学案中问题的思考,之后观摩国家平台优质课,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并分析差距出现的原因,同样记录在学习单上。
(三)善用平台,助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能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新理念也是对一线教师教研能力水平的检验,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升教学素养。如何准确把握教材,掌握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教材栏目总能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最新的改版教材。教师教研栏目中师德师风、通识研修、学科研修、国培示范等给教师研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时效。
(四)巧用平台,助特色课程推进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我校专门开设了“红色课程”“炫彩科技”特色课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这两个特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是经典阅读。平台提供了“青少年读物-红色读物、青少年读物-科普读物”,丰富的电子书目供教师和学生选取。
二是科普教育。平台的科普教育提供了七大类内容,教师与“炫彩科技”课程相结合,从中选择合适的资源,通过活动任务展示输出学习收获。
三是德育专题栏目。栏目中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充分挖掘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大胆地运用平台中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如,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开学第一课课程,以“理想照亮未来”“我爱你中国”等为节目主题,学生通过视频直观了解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生动讲好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又采用读、写、诵、绘、唱、演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红色文化学习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
今后,学校将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数字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必要途径,继续加大国家智慧平台的应用力度的同时,在用好资源、融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融合应用。开发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建设的有力补充,继续提升资源的精准推送,赋能学校、赋能教师、赋能学生,赋能教育教学新发展。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