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
智慧赋能,多彩课后
—— 邹城市择邻小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后服务场景应用案例
发布日期:2024-11-18 10:0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界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邹城市择邻小学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后服务场景应用方面的案例。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减” 政策的落地对学校课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择邻小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后服务模式,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后学习与活动空间。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我们的应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校也同样面临着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高质量资源匮乏且成本高昂、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紧缺等问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支撑和创新的契机。作为试点单位,我校隶属于山东孔德法专家团队工作室,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平台资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有趣的课后服务体系。

(二)目标

1.满足学生课后学习和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服务 “双减” 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探索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五彩流苏” 课程体系与课后服务规划

(一)“五彩流苏” 课程体系

我们学校精心打造了 “五彩流苏” 课程体系,涵盖了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这一体系如同一个多彩的调色板,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

1.基础型课程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技的奥秘。

3.拓展型课程则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人文与科学、艺术与市场、体育与竞赛等多个领域。例如,在人文与科学领域,我们有经典阅读课程,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在艺术与市场方面,舞蹈、书法、播音主持等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体育与竞赛课程中的足球、篮球、武术等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课后服务规划

基于 “五彩流苏” 课程体系,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

1.课后作业辅导:教师利用平台资源,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学科拓展社团: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例如,数学社团开展趣味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语文社团组织诗歌朗诵会、作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创新素质扩展社团:涵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方面。如绘画社团让学生用画笔描绘美好的世界;科技创新社团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小发明;体育社团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三、模式探索与创新

1.线上“云上社团”模式:学生可通过平台选择感兴趣的社团,如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在指定时间在线参与社团活动,由专业教师组织指导,通过多媒体方式交流展示,并可结合线下设备进行实践操作,确保了资源丰富性、便捷性与活动安全性、有效性。/

2.线下“双师课堂”模式:在课后服务中采用“双师课堂”,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平台选择复习或拓展内容,自主完成练习任务,教师则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线上或线下反馈指导,保证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指导。例如,马宥熙老师的音乐素养社团,利用平台《轻松学乐理》资源,在多个教学环节采用双师课堂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3.资源导学模式: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发送至课后服务群,学生自主学习并在线交流讨论,实现“翻转课堂”和协作学习。学生可按需获取优质资源,自主预习复习,教师引导提问讨论,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效率。/

1.学生自主“点播”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平台内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兴趣扩展学习,涵盖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学生能浏览、收藏、评论、分享资源,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互动交流,满足了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需求,保障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四、评价体系

(一)效果评价

1.平台资源利用率

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和调查发现,平台提供的课后服务资源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平台资源进行备课和教学拓展,学生也积极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社团活动。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满足了不同年级、科目和水平学生的需求。

2.课后服务目标达成度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课后服务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作业完成质量、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兴趣特长发展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和教师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课后服务有效契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目标和期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校办学理念体现

课后服务紧密围绕学校 “让择邻小学的孩子都出彩” 的办学理念展开。通过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课后服务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学校的教育特色和优势在课后服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形象。

4.学生作品和综合素养提升

借助平台的展示功能,我们定期展示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创作的作品和取得的成果。无论是精美的绘画作品、富有创意的科技小发明,还是精彩的文艺表演,都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同时,在课后服务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需求和社会技能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全面培养,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善于合作。

五、成效

1.学生层面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动力更足。他们在各类社团活动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许多学生在学科竞赛、艺术比赛、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信心和成就感倍增。

2.家长层面

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对孩子的课后学习和活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校沟通更加顺畅,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教师层面

教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他们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感受到了教育创新带来的成就感。我校马宥熙老师上报的教师课后服务案例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案例。

4.学校层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的课后服务模式成为了区域内的示范案例,并同样荣获山东省优秀案例。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前来学习交流,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

我们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课后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度合作,充分挖掘平台资源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与更多的学校分享经验,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智慧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