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凝心聚力鼓干劲 学习赋能再出发——济宁市2024年教科研人员全员培训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讨活动举办
发布日期:2024-03-04 11:29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2月28日至3月2日,济宁市2024年教科研人员全员培训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研讨活动在济宁教育学院举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省教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斌和薄存旭,山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车丽娜,省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唐立宁,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莅临指导。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伟出席并讲话,市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敏致欢迎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吴昭洪主持开班仪式。

张伟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长期以来,全市教科研人员围绕我市“创建全省教育高地、擦亮孔孟之乡教育品牌”的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做好四个“服务”职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强调,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有“为”才有“位”,全市教科研机构和人员要深度思考“建设教育强市,教科研何为、教科研人员何为、教科研机构何为”的时代课题,聚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学习赋能个人业务成长,提振“三争四敢”精气神,敢为、能为、善为,努力成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同路人”,努力让改革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车丽娜在《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中,解读了课程建设的内涵,明晰了教师的课程责任和课程建设的维度,从而构建起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我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作了有益指导。

张斌、薄存旭充分肯定我市教科研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针对新形势下的教研使命和任务,分别作了题为《现代教研体系建设的探索》《教育评价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报告中分析研判了当前教科研工作形势,梳理总结了有组织教研体系建设、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进展情况,分享介绍了一些地方、学校的典型经验做法,明确了教科研工作重点任务,为我市教研系统更好发挥教科研专业支撑作用、引领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给出了指引。

唐立宁、赵勇等专家学者也分别作了报告《融合·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向度》《基于“共享生命成长”的教育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为我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随后,市教科院蒋航、荣钦安结合实践案例,汇报了我市在“乡村教研”“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张广斌在培训活动的最后作了报告,他在《数字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指出,数字技术已经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未来”已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推进数字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实现基础教育数字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吴昭洪传达学习了王洪正局长在全市教育系统2024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新的一年全市如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创建全省教育高地作了安排部署。他指出,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市教科研人员必须扛起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责任,必须坚持高标准、快节奏、实作风、好效果,聚焦教育重点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执行,争创一流,争当标兵。他要求全体教科研人员要像雁阵前行,为荣誉而战,在做好四个“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研而有“方”,赋能明“向”。本次培训围绕“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主题进行设计,聚焦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教学质量提升、有组织教研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前沿的教育理念、精彩的案例分析深深触动了参训人员,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拓展了工作思路,收获满满;今后将结合工作实际,将本次学习的成果运用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去,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以“教育匠心”耕耘“教研初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市教科院全体人员、各县市区专职教科研人员和市直学校业务校长400余人参加活动。

(撰稿:樊兆德  初审:焦广敬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