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教育
暑假末尾,预防溺水不放松!
发布日期:2024-08-16 16:4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美好的暑假已进入末尾阶段,大家的暑假作业都做完了吗?未完成暑假作业的同学,应收心进入补作业模式。在剩余的假期里,防溺水工作形势依旧严峻,请家长朋友务必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工作。

一、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

近期,外地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各位中小学生和家长朋友一定要提升防溺水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水域,杜绝尝试一些危险行为。溺水不在于水多水少,更不在于年龄大小,因此对于网络上看到的溺水案例,一定要引起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警醒,勿让此类情况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明知危险却不加以防范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生命只有一次,莫因溺水悔恨终生。

二、加强孩子的日常管理

暑假期间,家长大多正常上班,难以对孩子做到时时监管,因此对于孩子的行踪,家长朋友们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若不能陪伴,需安排他人帮忙照看,避免孩子在无人监护时发生意外。

三、如何预防溺水

关于预防溺水,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不要带领孩子去危险水域游玩,平时教育孩子谨记“六不、两会”。“六不”是指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则是指当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科学合理施救

当遇到溺水情况时,首先保持镇定,科学、合理救援。当自己不慎落水时,如果不会游泳,不要剧烈扑腾,应该头部后仰,露出口鼻,保存体力;若附近有漂浮物,要尽力抓取,找准时机大声呼救;若有人来施救,切记不能紧勒营救者。如果遇到他人溺水,无水下救援能力的人员,尤其是未成年人,应第一时间呼叫周边人员帮助并打电话报警。然后借助身边的物品救助溺水者,如将竹竿、木棍等递给溺水者,也可将救生圈、泡沫块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当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第一时间的急救尤为重要,若溺水者神志清楚,可为其保暖,并尽快送医检查。若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心跳,可先清理其口鼻异物,然后将其侧卧,等待救护车到来,并随时监测呼吸、心跳。若溺水者无呼吸、无心跳,要将其仰卧,清理口鼻异物,开始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醒来或医护人员到达。切记,不要控水,控水会延误救援的黄金时间!

虽是暑假末尾,孩子的预防溺水工作还不能松懈,一时的麻痹大意可能给家庭、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此还要提醒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朋友,这段时间,外出应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防暑、防晒工作;居家要留意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网络安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开学前的心理疏导。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剩余的假期时间里,请家长朋友一定要守好监护之责,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

(文字:刘小平 审核:李小云 终审: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