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集粹
邹城:一场学生体质健康“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发布日期:2025-11-20 16:10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课间的邹城市城前镇尚河中学操场,单杠区是最热闹的角落。人群中,一名初二的男生纵身跃起,标准而流畅的引体向上动作引来一阵阵欢呼声,周围的同学小声地数着:“……24、25、26!”随着他轻盈落地,掌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一幕,并非特例。在邹城多所校园里,曾经让学生“望而却步”的单杠,如今已成为展示力量、收获自信的舞台。从有的孩子“一个也拉不上”,到目前涌现大批能轻松完成二十多个的“单杠达人”,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邹城市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打响的一场系统“攻坚战”。

精准把脉:科学监测找到“发力点”

邹城市教体局投入近30万元购置专业体质健康监测设备,组建起一支70余名专职体育教师构成的监测队伍,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2次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年度体质健康监测。通过数据筛查、精准分析与动态跟踪,全市学生体质发展状况清晰呈现。

“上肢与核心力量不足,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短板。”一位负责监测的体育老师一语道破关键。基于这些动态数据链,各学校针对引体向上等项目薄弱的学生,启动“一生一策”帮扶,定制弹力带辅助训练、增设课后力量提升小组、推动家校联动等方式,将抽象的“体质提升”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步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沃土培育:“会呼吸”的校园筑牢运动根基

能轻松完成二十多个引体向上,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更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近年来,邹城市投资6000余万元,对40处学校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更多、更优质的体育设施向孩子们开放。更重要的是,通过“开齐开足体育课”和“阳光大课间”,保证了学生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260多个体育社团蓬勃发展,体操、武术、跆拳道、网球等特色社团的兴起,让力量训练告别“枯燥感”,变得有趣又时尚。

在邹城,运动不再是体育课的“专属”,它融入了校园生活的日常。从保障活动时间的“刚性约束”,到配备554名专职体育教师的“软性支持”,每一项举措都在为孩子们的“向上一跃”积蓄力量,让运动成为校园里的“新风尚”。

偶像引领:点燃热爱让汗水变“甘甜”

硬件与课程是根基,而榜样的力量,能让运动热情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追寻”。乒乓球世界冠军邱贻可、方博走进校园互动,山东泰山队的球员在操场上与学生们并肩运动,将拼搏、坚持的体育精神变得具体而生动;中乙联赛山东泰山B队主场落户邹城,将观赛热潮转化为参与热情,3万余名师生走进赛场观赛,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看到职业运动员拼搏的样子,就觉得平时的训练再累也值得。”一位学生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当运动成为一种热爱与向往,那单杠上的每一次发力,便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向着梦想攀登的主动出击。

从“1个”到“20+个”,数字的增长,是邹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最直观的变化。从引体向上出发,邹城的体质健康工程正延伸至游泳普及、脊柱健康关爱等更广阔的领域。在这里,教育者们深信,强健的体魄是送给孩子最宝贵的成长礼物。守护单杠上每一次用力的“向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拥有支撑一生健康根基,这既是邹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攻坚战”的初心,也是未来永远不变的方向。

(作者:杨艺 审核:徐峰  终审: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