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济宁市“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18 18:37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4月18日,“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活动在济宁高新区行知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诚信”为主题,聚焦思政教育的学段衔接与协同创新,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思政育人新格局。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吴昭洪出席并讲话,济宁学院、济宁医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驻济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既是响应《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重要实践,也是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增强育人实效的积极探索。通过“共上一堂课”的形式,打破学段壁垒,既保证了教育主题的统一性,又彰显了不同学段的针对性,让诚信教育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各方协同努力。一是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为思政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二是广大教师要牢记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三是要着重深化诚信教育实践,切实让诚信教育落地生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在教学展示环节,邹城市东滩矿校郭娟老师基于小学阶段学生具象思维的特点,以三年级《我很诚实》为主题,创设“诚信小剧场”“诚实故事会”等生动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在趣味体验中感知诚信,初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李亚贤老师针对初中生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特点,在八年级《守诚信之根》的授课中,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与社会热点事件,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深入剖析诚信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与诚信践行意识。梁山县第一中学薛伟老师面向高一年级学生,以《以诚信为笔 绘未来华章》为题,从企业经营、社会治理等宏观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企业重塑品牌信誉等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和谐的保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马卫花老师则以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论思维为切入点,带来《守诚信之本 悟处世真章》课程,运用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围绕“诚以立身,信以处世”主题,深入探讨诚信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渊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学理层面理解诚信的内涵与价值,提升学生将诚信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能力。四位老师的课程设计遵循“认知-理解-认同-践行”的教育规律,实现了不同学段思政课在目标、内容与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评课交流环节,授课教师分别从课程标准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随后,教师代表、教研员代表结合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要求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课例进行了深入点评。点评专家指出,此次活动通过跨学段联动、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实践,打造了具有济宁特色的思政教育新范式。四节课例形成了螺旋上升的育人链条,小学重习惯养成、初中强价值判断、高中塑文化认同、大学育实践智慧,体现了进阶式教学设计理念,同时也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凸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活动由济宁市教育局主办,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承办。全市中小学、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市县中小学思政课专兼职教研员共300余人参与了活动。

(撰稿:刘帅 臧金峰   初审:祝成彦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