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25-04-25 14:5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4月24日,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伟主持会议。

会上,各县市区(功能区)教体局局长分别围绕一季度教育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进行汇报,王洪正逐一进行点评并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召开了全市教育大会,安排部署重点任务,为教育强市建设明确了行动路径。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勇争先”总定位、新要求,主动担当、创新突破、聚力攻坚,对上争取见成效,破解难题有办法,教育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新担当。一要办好思政课,守正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让思政课“活”起来,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二要抓实德育工作,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改革,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课堂”的工作模式。三要深化体育改革,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和体育课程刚性要求,配齐体育教师,逐步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活动时间“一刻钟改革”,持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四要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开足上好美育课程,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激发创新活力。五要推动劳动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因地制宜上好劳动课,以校为单位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实验教学、课后服务,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六要抓好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行动,持续深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推动近视防控提质增效。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有新作为。一要加力推进“两县创建”,对照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标准,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的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进行一次“诊断式”排查,逐校整改提升、达标验收。二要加力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通过薄改项目提升、集团化办学带动、城乡结对帮扶,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三要加力推进县中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扩增优质高中资源,确保“初升高”比例达到70%以上。积极推广“特色学科+特色高中”办学模式,努力适应学生不同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四要加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五要加力提升教育群众满意度,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努力提高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有新突破。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有新突破,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实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沃土计划”、高中学生“脱颖计划”,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精准识别、大中小贯通培养、科学评价机制。二是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要有新突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职技融合改革,扩大中、高、本贯通培养规模,畅通学生升学和高质量就业的“双渠道”。做实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适配度。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在产业一线培养历练高素质劳动者、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抓实抓严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建设365工程,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持续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切实减轻教师的非教育教学负担,充分激发教师队伍干事创业新动能。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深度应用,建好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智慧校园,服务教学方式变革、家校社协同共育、学生成长成才。五是教育投入保障要有新突破,确保投入政策落实到位、教育经费拨付到位、专项资金使用到位,全面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总督学,各县市区(功能区)教体局局长,直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功能区)教体局班子成员,直属单位、机关科室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拟稿:曹久芳  审稿:张俊峰  终审: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