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集粹
邹城:构建“四位一体”教研工作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5-04-28 10:21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王老师在课堂上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巧妙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精心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张老师这节课体现了阅读与识字交融,通过任务驱动,让孩子们利用填空练习等对课文有了整体把握……”这是在邹城市钢山小学“同课异构”教学视导时的点评现场。

这种“同课异构+专业点评”的模式,已成为邹城教研的常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教学策略的效果,教师得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33场“同课异构”教学视导,覆盖40所学校,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  

邹城市教体局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构建起“制度保障、队伍优化、模式创新、技术赋能”四位一体教研工作新格局。一是制度筑基,构建规范化教研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市镇校”三级教研体系,完善业务荣誉评选、定点联系学校、学科教研中心组等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的教研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四个服务”能力。二是专业引领,打造高素质教研队伍。通过公开选聘方式选拔优秀人才,优化教研队伍年龄结构,保持教研队伍充满活力。近两年,新选聘教研员15名,目前,45岁以下占比达65%。建立“专职教研员+学科教研中心组+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梯队,全市教研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发展态势。三是创新模式,提升精准化指导实效。建立农村小学“同镇大课堂”教研制度,整合零散教研,提升农村学校教研质量。推行“三不三随”视导机制,采取“推门听课+即时反馈”方式,确保掌握真实教学情况。针对不同学校特点,创新实施靶向式教研:城乡结对学校“同课异构”促进均衡发展;薄弱学校“四全视导”进行全面帮扶;特色学校“专项指导”助推品质提升。四是数字赋能,构建智能化教研生态。在邹城接驾山小学等16所试点校建成“智慧教研中心”,利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化教学平台”,借助AI课堂分析系统,开展人机协同智能化教学实践,实现“备课-授课-评课-反思”全流程数字化。系统可自动生成课堂教学分析报告,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备课效率提升40%以上。

邹城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提质,教研先行。我们正以教研现代化助推教育现代化,通过构建‘大教研’工作格局,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下一步,邹城将深化教研数字化转型,建设区域教研大数据平台,打造更具活力的教研共同体,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作者:姬忠强 杨艺  初审:杨启峰  终审:张永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