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全市小学、学前及特殊教育教学视导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4-03 17:46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3月4日至4月2日,市教科院开展了小学、学前及特殊教育教学视导调研活动。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教研“四个服务”职能,推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再深化,教学管理效能再提升。这次持续一个月的视导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深入系统谋划。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与县(市、区)教研中心沟通,了解学校教研需求,协商视导日程安排,采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介绍、随堂听课、评课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确保活动扎实高效。坚持闭环管理,提前召开教科院视导工作会议,强调工作要求和纪律,特别是要求每位教研员要提前“备课”,对视导工作进行基于数据和证据的精准分析,活动后要及时复盘,做好视导反馈,撰写调研报告,提升视导实效。

加强协同实施。强化内部协同,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课题管理等各领域的高校专家、市专兼职教研员10余人,对学校办学理念、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常规管理、幼小学段衔接、“双减”工作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课题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体检”。加强视导内容整合,按照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要求,向一线教师宣传强调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重要意义,详细了解学校办学条件、课程开设、教师队伍等情况,紧盯关键环节、聚焦关键事项,帮助学校找出短板、弱项,积极为学校出谋划策,为双县创建工作贡献教研力量。

突出诊断功能。加强课堂诊断,坚持始终站在解决一线问题的前沿,教研员分别走进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认真记录教学过程、仔细观察师生互动。课后开展深度教研,教研员与授课及听课教师面对面,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运用、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聚焦课堂关键,协商问题解决,帮助教师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教师们对于打造“孔孟之乡·济宁好课”的方向得以明晰。座谈环节,教研员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评价、学科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乡村教育振兴、教师专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与老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前沿教育理念,耐心解答老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

此次视导涉及全市14个县市区、72所学校,共听课351节,座谈交流120余场。通过活动发现,各县市区各学校“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有力;绝大多数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规范、精细,过程性检查、反馈跟进及时,促进了常规教学质量的提升,教研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凸显。各学校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体检,更是促进内涵发展的契机。下一步市教科院将持续跟进视导问题整改,确保视导成果转化为教育实效,为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全省教育高地、擦亮孔孟之乡教育品牌贡献教研智慧和力量。

(撰稿:樊兆德  审核:蒋航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