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市教科院开展小学“传统文化+AI赋能”和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30 11:04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4月23日至29日,市教科院开展小学“传统文化+AI赋能”和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研讨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新路径,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精准选题,紧扣教育脉搏。活动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确定了“传统文化融入、数字赋能课堂、融合教育发展”主题。道德与法治学科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学”展开研讨,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语文和英语学科聚焦“数智赋能课堂变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AI工具实现对教学各环节的优化,打造智能高效的新课堂。数学和科学学科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历程,在“双新”中打造“新质课堂和思维型课堂”。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采用联合方式,共同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干预方法与融合教育路径,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精彩展示,研讨绽放光彩。14位授课教师中既有省市优质课执教者、教学能手,也有齐鲁名师、杏坛名师,展示了高质量的示范课。执教者以学生身边的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前概念,并适时给予“支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借助 AI 技术实现人机互动,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等多维互动,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评课互动环节,磨课团队和与老师们从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一体化的体现、AI技术的使用技巧等多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新生态提供了思路。

高端引领,探索改革路径。省教科院专家主题讲座,既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让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县市区典型经验,既有数智赋能实践路径的探索,又有学科经验的凝练;既有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这些分享不仅展示了各县区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成果,也为全市小学段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研讨活动分别在兖州一中附属学校、曲阜市明德学校、泗水县龙城小学、济宁市北湖第三小学、曲阜市东方学校、济宁市实验幼儿园举办。下步,市教科院将继续深化教研“四个服务”职能,组织开展更多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新更大力量。

(撰稿:杨尚  审核:蒋航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