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我市举办中小学课程建设暨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4 10:12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为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深入探讨课程建设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与策略,切实提高育人水平,5月9日,由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承办的济宁市中小学课程建设暨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研讨活动在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举行。

开幕式上,任城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茂军热情致词。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昭洪发表讲话,提出对深化课程建设与推进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新和等教学研究相关负责人。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在“竹韵文化”题目下,展示了跨学科学习成果。器乐合奏《天宫舞曲》尽显竹制乐器的典雅韵味与竹文化的清幽意境;快板《翠竹赞歌》以传统曲艺形式唱响竹文化的坚韧与高洁;舞台剧《清风竹影》传递出清雅淡泊的文化内涵;舞蹈《青青竹儿》洋溢童真与自然之美;合唱《竹石》尽显文化传承与艺术感染力。

在经验交流环节,我市四所学校从不同视角出发,为教育改革提供鲜活范例。曲阜市奎文学校以“斯文在兹·弦歌不辍”为主题,全面展现了该校“诗礼乐舞”美育课程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济宁市第四中学分享初中数学课程规划,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展示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实践策略;金乡县第二实验小学以“赓续红色基因·光影赋能成长”为主题,讲述摄影校本课程如何串联红色教育、艺术素养与跨学科能力;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的经验交流全面展现了该校“情智课程”的育人智慧与实践成果。

培训环节,围绕“实施新课程方案下的课程与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研讨,讲座紧密贴合教育前沿理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课程建设如何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展开。对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从项目的起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把控,到最后的评价,都给出了细致且操作性强的策略,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拨开迷雾,明晰方向。

研讨活动中,进行了“运河竹韵润童年”大单元课例展示,从“规划—制作—展示”,全流程呈现课程建设的落地路径,全链条呈现“做中学、创中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魅力。

活动最后,与会老师一起参观了永丰街中心小学“竹韵文化”课程建设累累硕果,这里既有学生创意与实践的融合,也有智慧与匠心的凝聚。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为济宁市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推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济宁市各县区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近400人参加现场研讨,5000余人同步参加线上观摩。

(撰稿:姚林  审核:李宏伟  终审:吴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