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患重病,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阳光照进了我的生活,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在兖州区首届中小学“诚信励志感恩”主题演讲比赛中,旧关小学选手杨丰源慷慨激昂的演讲、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激起现场师生共鸣。
5月9日,兖州区首届中小学“诚信励志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在兖州区实验初中举办。来自全区中小学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用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语言,讲述成长故事,抒发感恩情怀,展现青春风采。他们围绕“诚信 励志 感恩”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在资助政策关怀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追逐梦想的成长历程。有的同学讲述家庭困境中,国家资助政策如何成为照亮求学之路的明灯;有的同学表达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感恩之情,立志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还有的同学畅谈未来理想,展现出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坚定信念。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演讲,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关注受资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展现受资助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诚信励志感恩’正能量。”兖州区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刘明辉说。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们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1名。
活动结束后,现场学生们纷纷表示,聆听了同学们的故事,都深受触动,原来资助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点燃梦想的火种,今后要把这份感恩化作学习的动力,以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不懈的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爱心与温暖,让资助育人的力量不断延续。
据了解,学生资助演讲比赛是兖州区资助育人系列中的一项活动。该活动自4月初启动以来,各中小学校通过年级、校级层层选拔,共推荐53名优秀选手参加区级比赛。通过开展演讲活动,为受资助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平台,对学生加强了诚信、励志、感恩教育,充分展现了受资助学生积极向上的青春奋斗风貌。
近年来,兖州区不断健全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建立了覆盖所有学段、所有类型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生资助体系,构建起了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开发启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和比对平台,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一个也不能少”。建立学生资助应急救助机制,延伸学生资助体系,近3年来救助患重特大疾病学生35人。 通过“奖助贷减免补”多元帮扶,实施“励志课堂”“心理辅导”等育人工程,与每个家庭并肩前行。在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们诚信的品格、励志的精神和感恩的情怀。
兖州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郭宏图表示,下一步,兖州区将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济宁市构建“123”发展型资助育人矩阵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全过程、全环境资助育人,深入实施“儒风杏韵”助学行动,强化同济宁学院和有关部门协同联动,拓展资助育人实践路径,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全链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推动学生资助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构建物质保障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的资助育人体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本次活动由兖州区教体局、区委改革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大数据中心、区残联、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兖州分公司、兖州区实验初级中学承办。济宁市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肖学利、资助育人“校地联动”联建高校济宁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付洁及各主办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各中小学校学生资助负责人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观摩演讲比赛。
(作者:刘明辉 审核:杨囡 终审:张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