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传真
邹城市峄山镇中心学校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5-07-17 10:53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夏日高温攀升,防溺水工作进入关键期。邹城市峄山镇中心学校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管理为抓手、以联防为支撑,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防溺水工作体系,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体系“全覆盖”,筑牢安全“责任链”。学校第一时间召开防溺水专题部署会,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安全员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制定《防溺水网格化管理方案》。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原则,将校园及周边水域划分为33个责任区,每位教师承包对应区域,每日开展安全巡查并记录台账。同时,与全体教职工、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2800余份,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学校 - 家庭 - 社会”三级联动的责任闭环。此外,联合镇政府、派出所、村委会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同解决重点水域隐患问题。

安全教育“零死角”,敲响安全“警示钟”。在校园内,学校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组织一次防溺水警示片观看、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一场主题演讲、进行一次宣誓签名、设计一期黑板报。创新推出“情景模拟课堂”,利用VR技术还原溺水危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自救互救方法;邀请蓝天救援队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绳结救援等实用技能,并指导师生进行“不湿身救援”实操演练。在线上线下宣传方面,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推送防溺水知识50余期,覆盖家长6000余人次;在校内设置防溺水文化长廊,张贴宣传海报100余张,悬挂横幅30余条;组织学生创作防溺水手抄报600余份,开展“安全小卫士”宣讲活动,让学生化身宣传员将知识带回家。

家校协同“无盲区”,织密安全“防护网”。学校向家长发放《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3000余份,明确“六不一会”要求,创新设计“家庭安全自查表”,指导家长定期检查孩子安全状况。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120名重点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档案,教师每周进行电话随访,每月开展入户家访。组织“防溺水亲子课堂”,通过家长学生共学、共答、共演的形式,提升家庭安全意识。同时,召开线上家长会,邀请心理专家开展“暑期安全与亲子沟通”讲座,有效解决家长监管难题。

隐患排查“无漏洞”,消除安全“风险点”。学校联合镇水利站对校园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18处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绘制“水域风险地图”,在危险区域增设警示牌100余块、救生杆120根、救生圈60个。建立“水域巡查日志”,组织教师志愿者、村干部成立巡查小队,开展“早、中、晚”三段式巡查,累计劝阻学生危险行为40余次。对校内院墙、景观池等设施加装防护栏200余米,设置电子围栏报警装置,并制定《校内水域安全管理细则》,明确专人定时巡查,确保校园水域安全。

下一步,学校将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防溺水举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让安全意识深植师生心间,为校园安全稳定筑牢坚固防线。

(作者:陈开运  审核:徐伟  终审:徐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