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市教育局召开“落实‘五链融合’协同机制部署推进会议精神”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实现教育链在五链中的基础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度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展开探讨与交流。市教育局副局长褚福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明确,要以高职院校、技师学院作为引领,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联动中职学校形成合力,从资源整合、人才共育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有机衔接。每所高职院校牵头2~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聚焦济宁“232”产业集群需求,联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围绕人才共育、技术共研、资源共享,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议指出,要推动现代学徒制落实落地,鼓励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
会议要求,要探索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产业调研,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解决院校新兴专业建设和企业课程开发难题。推广政府配置资源,学校承担人才培养主体责任,企业提供需求信息,专业机构连接各方,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四方协同”模式。要探索推进校企人才互聘,打通企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通道;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构建校际、校企、企际多元双向互聘格局,促进人才的双向流动与资源共享。以“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提升促进专业优化。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增设新兴产业急需专业,淘汰与产业需求脱节的专业,着力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作为教育链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支持,细化任务目标,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部分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处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图文:王绪森 李子璇 初审:殷善文 审核:褚福梅)